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办法》《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1月21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工作,规范和保障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指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统一的各类标准和规范。
第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包括标准的提出、立项、制定、实施、宣贯、复审及动态维护等活动。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
第五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以下简称总局信息中心),在总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总局网信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研究拟定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及相关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计划等; (二)负责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三)负责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项目的立项工作; (四)负责组织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宣贯、实施、复审以及动态维护等工作; (五)组织开展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第六条 市场监管总局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化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出本部门业务范围的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制定需求建议; (二)协助总局信息中心组织开展本部门业务相关信息化标准的起草、宣贯、实施工作; (三)组织开展或协助总局信息中心开展本部门业务相关信息化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第七条 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本地区实际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需要,提出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立项建议或标准制定需求; (二)协助总局信息中心开展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制定工作; (三)经总局信息中心授权,承担相关信息化标准的起草工作; (四)负责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在本地区的实施、宣贯工作。 第八条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提出,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总局信息中心根据市场监管信息化总体发展和标准体系建设的需要,提出标准制定的需求; (二)总局各业务部门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出标准制定的需求; (三)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根据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出标准制定的需求建议。 第九条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立项,应当: (一)符合市场监管改革发展的要求,满足市场监管业务的实际需要; (二)符合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战略部署和相关要求,满足市场监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三)在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下,综合考虑相关标准之间的构成以及与现行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的衔接配套。 第十条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提出,需填写信息化标准立项建议书(附表1),应充分阐述拟立项标准目的和意义、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制定周期,以及与相关标准间的关系等内容。 第十一条 总局信息中心组织对标准立项建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立项。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第十二条 根据市场监管业务改革发展的实际,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确需进行调整的,须填写《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项目调整申请表》(附表2),经审核通过后予以调整。 第十三条 标准的制定应遵循“有标贯标,无标制定”的原则,即在现有的国家标准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 标准的制定包括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批准发布等环节。 第十四条 通过立项的标准,总局信息中心组织起草或委托有关单位作为标准起草单位牵头组织起草。 第十五条 标准起草应参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和GB/T 20001《标准编写规则》等相关要求。标准起草单位对其起草的标准的质量和技术内容负责。 第十六条 标准起草单位要将形成的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向相关各方征求意见。对于涉密标准,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根据标准的内容、紧急程度等确定,一般为7至30日。 第十七条 标准起草单位对反馈的意见进行处理时,应统筹兼顾多方的意见;对存在较大分歧的意见,应进行广泛协调。标准征求意见稿修改后,技术内容有较大调整的,应当再次征求意见。 第十八条 标准起草单位根据反馈的意见,对标准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附表3)及其他相关材料等标准送审文件。 第十九条 总局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对标准送审文件进行审查。主要包括: (一)标准的适用范围是否与技术内容协调一致; (二)技术内容是否体现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三)标准的技术数据和参数是否有可靠的依据,并与相关标准相协调; (四)对有分歧和争论的问题,是否取得一致意见; (五)标准的编写是否符合信息化标准编写的统一规定。 第二十条 标准审查由市场监管领域业务专家、信息化专家和标准化专家等相关方人员组成标准审查委员会,并设主任委员一名,主持审查。 第二十一条 标准审查,一般采用会议审查形式,特殊情况不能采用会议审查的,可采取函审形式。 采取会议审查的,要以会议纪要形式出具审查意见。审查意见需由主任委员签字,并附参加标准审查会议的专家名单。 采取函审的,每位函审专家要出具审查意见。 第二十二条 标准审查通过后,标准起草单位依据标准审查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标准,形成标准报批稿,连同编制说明、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表、专家名单(附表4)、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及其他必要的说明材料等,一并报总局信息中心。 标准审查结论为不通过的,标准起草单位应继续修改或根据审查结论执行。 第二十三条 总局信息中心对标准报批稿进行审定,必要时报总局网信领导小组审定。 第二十四条 标准审定通过后,以总局名义在市场监管系统内发布实施。审定未通过的,由标准起草单位根据要求修改完善。 第二十五条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顺序号及年号组成,标准代号使用“SG”标识。 第二十六条 标准发布后,如发现个别技术内容存在问题,须作少量修改或补充的,以标准修改单(附表5)形式修改并发布。 第二十七条 标准制定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档,按市场监管信息化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归档。 第二十八条 标准发布后,总局信息中心应组织开展标准的实施、宣贯、培训工作。 第二十九条 总局信息中心应调研、收集、总结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并适时修改完善。 第三十条 标准实施后,总局信息中心根据市场监管业务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组织对标准进行复审。 第三十一条 标准复审后,分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一)无需修订的,保持标准原状; (二)需要修订的,开展修订工作; (三)已无实际需求的,予以废止。 对于继续有效的标准,在标准封面上、标准编号下方注明“××××年确认有效”字样。 第三十二条 标准在发布后,出现下列情况的,应当废止: (一)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发布并可以直接采用; (二)标准的适用环境或条件已不复存在; (三)其他应当废止的情况。 对于废止的标准,由总局信息中心向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通告。 第三十三条 动态维护型标准,是指需要进行动态维护的数据元、代码类标准以及其他必须进行动态维护方可有效实施的标准。 第三十四条 标准的动态维护,是指根据需求对动态维护型标准的内容进行动态维护更新并及时公布。 第三十五条 总局信息中心负责动态维护型标准的动态维护管理。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总局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1 概述 标准体系是由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通常由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明细表构成,由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类别的标准组成。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给出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明确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现状、现有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指明未来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为标准制修订计划提供依据。 (2)理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现有的、正在制定的和应予制定的所有相关标准之间的相互支撑与相互配合的关系,减少彼此的交叉重叠,有利于明确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3)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各业务、各系统的标准规范建设,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和效率,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性,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便于全面系统地了解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全部标准的情况,为从事市场监管信息化的建设者选用所需遵循的标准、掌握标准的现状和发展趋向提供翔实的信息。 2 标准体系总体结构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总体通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数据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7个分体系。 其中: 总体通用标准是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建设所需的总体性、通用性的标准和规范; 基础设施标准用于规范机房、信息化设备、网络设施、计算机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系统; 数据标准主要针对市场监管各项业务在信息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规范,以形成统一的数据内容及格式,促进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应用支撑标准用于规范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以及数据访问、查询、交换等接口技术; 业务应用标准用于规范具体业务开展过程涉及的业务流程、表证单书及业务系统等; 安全标准用于规定保障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管理标准为市场监管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管理的手段和措施。 3 标准体系框架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3.1 总体通用标准 3.1.1 标准化工作指南 标准化工作指南包括标准规范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体制、工作程序、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3.1.2 术语标准 术语标准用于规范市场监管信息化工作中通用的术语。 3.2 基础设施标准 3.2.1 硬件设备标准 硬件设备标准指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机房以及各种设备的标准,用于指导机房和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验收等方面的工作,以便实现各设备间的互相兼容与互联。 3.2.2 网络建设标准 网络建设标准指市场监管内外网建设等方面的标准,用于指导信息化网络建设和管理。 3.2.3 系统软件标准 系统软件标准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系统软件方面的标准,用于指导系统软件的选型、安装调试、验收等。 3.3 数据标准 3.3.1 基础数据标准 3.3.1.1 资源目录标准 资源目录标准对市场监管信息化中的信息资源的生成、整理、共享交换和使用等进行规范。 3.3.1.2 数据元标准 数据元标准主要规范市场监管业务活动中涉及的基础性、通用性的数据单元。通过对这些最小信息单元及其属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保证系统建设中对同一对象的描述和表达准确一致,保障跨业务、跨系统的基础数据共享。 3.3.1.3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于对信息进行统一的分类,建立规范的分类体系;提供统一的代码,建立规范的标识体系。 3.3.2 应用数据标准 3.3.2.1 业务应用数据标准 业务应用数据标准包括市场监管各业务应用(如市场主体监管、食品监管、药品监管、交易监管、广告监管、产品质量监管、特种设备监管、计量管理等)所涉及的数据规范。 3.3.2.2 政务管理数据标准 政务管理数据标准包括市场监管内部办公管理(如政务办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所涉及的数据规范。 3.3.2.3 公共服务数据标准 公共服务数据标准包括市场监管部门为企业、社会公众或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应用所涉及到的数据规范。 3.3.3 大数据应用标准 3.3.3.1 模型与应用技术标准 模型与应用技术标准是对支撑市场监管业务的大数据模型构建、数据处理、分析加工与应用技术进行规范的标准。 3.3.3.2 分析监测标准 分析监测标准基于大数据分析,用于规范涉及食品安全质量监测、网络市场监测、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广告发布情况监测和市场舆情监测等业务的监测流程及要求等。 3.3.3.3 风险预警标准 风险预警标准基于大数据分析,用于规范涉及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市场舆情等业务的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方面的要求。 3.3.4 数据治理标准 3.3.4.1 数据质量标准 数据质量标准用于对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精确性、及时性等质量要素提出要求,主要包括质量要素、质量检测、质量报告等标准。 3.3.4.2 数据处理标准 数据处理标准用于规范现有市场监管数据的清洗等数据处理技术和要求,通过统一的数据清洗技术和要求实现对数据的分解与重组,消除数据的错误和不一致。 3.4 应用支撑标准 3.4.1 技术规程标准 技术规程指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服务、互操作机制、构件等应用支撑的规范。 3.4.2 数据接口标准 数据接口标准用于规范数据的查询、访问和交换接口,包括接口的描述、传输数据的参数格式、接口的技术要求等,以实现信息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保障数据的有效应用。 3.5 业务应用标准 3.5.1 业务流程标准 业务流程标准主要用于对每一项具体业务的业务描述、业务过程描述、人员角色等方面进行规范。 3.5.2 表证单书格式标准 表证单书格式标准主要用于对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涉及的申请书(表)、报告、文书格式、电子证照等进行规范。 3.5.3 业务系统标准 业务系统标准用于规范市场监管业务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系统的设计、功能、性能、界面等方面。 3.6 安全标准 3.6.1 基础通用安全标准 基础通用安全标准是指跨越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的基础性、通用性的安全标准。 3.6.2 物理环境安全标准 物理环境安全标准是指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支持性基础设施及物理环境安全的标准和规范。 3.6.3 通信网络安全标准 通信网络安全标准是指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标准和规范。 3.6.4 区域边界安全标准 区域边界安全标准是指保障跨越边界的访问和数据流通过边界设备提供的受控接口进行通信的标准和规范。 3.6.5 计算环境安全标准 计算环境安全标准是指保障市场监管应用系统安全性及可控性及保护市场监管业务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输、交换、显示、扩散等过程安全的标准和规范。 3.7 管理标准 3.7.1 项目管理标准 项目管理标准采用项目管理通用的过程描述方法,按照项目的生命周期,对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相关过程进行规范,涉及项目的组织、规划、实施、上线、验收、运营等过程管理以及对项目的突发应急处理等。 3.7.2 软件开发管理标准 软件开发管理标准用于规定在市场监管信息化项目建设中,软件开发过程及文档方面的管理要求。 3.7.3 运维管理标准 运维管理标准指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维护所需的管理标准。 3.7.4 信息管理标准 信息管理标准是规定市场监管信息化涉及的各类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发布、共享、服务和应用管理要求的标准和规范。 4 标准体系明细表 4.1 概述 标准体系明细表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涵盖了市场监管信息化业务中引用、参考的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二是给出今后一段时期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中待研制的标准项目。 标准体系明细表的表头各项含义如下: 1.标准体系编号: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层次编号,每层级使用2位数字顺序编码; 2.标准号:标准发布时,由标准批准部门赋予的编号; 3.标准名称:标准的中文名称; 4.标准状态:现行、待修订、待制定。现行,表示该标准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其他标准;待修订,表示该标准拟进行修订;待制定,表示该标准是需新制定的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 4.2 标准体系明细表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共涉及7大类275项标准,完整的标准体系明细表见附表,标准体系明细表将随着业务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市场监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及时更新。 附表: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明细表。 本附表给出的明细表属于动态维护的内容,将随着业务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市场监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及时更新和发布。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明细表 标准体系编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标准状态 1.总体通用标准 1.1标准化工作指南 01.01.01 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 待制定 01.01.02 GB/T 30850.1—2014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1部分:总则 现行 1.2术语 01.02.01 市场监管信息化术语 待制定 01.02.02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基础术语第4部分:食品 待修订 01.02.03 GB/T 5271(所有部分) 信息技术词汇 现行 2.基础设施标准 2.1硬件设备标准 02.01.01 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现行 02.01.02 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现行 02.01.03 GB 50462—2015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现行 02.01.04 GB/T 34982—2017 云计算数据中心基本要求 现行 2.2网络建设标准 02.02.01 市场监管网络建设与管理规范 待制定 02.02.02 GB/T 30850.3—2014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3部分:网络建设 现行 2.3系统软件标准 02.03.01 GB/T 25645—2010 信息技术 中文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现行 02.03.02 GB/T 25655—2010 信息技术 中文Linux桌面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现行 02.03.03 GB/T 28821—2012 关系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现行 02.03.04 GB/T 30994—2014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检测规范 现行 3.数据标准 3.1基础数据标准 3.1.1资源目录标准 03.01.01.01 市场监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待制定 03.01.01.02 市场监管信息资源元数据 待制定 03.01.01.03 GB/T 21063(所有部分)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现行 3.1.2数据元标准 03.01.02.01 市场监管基础数据元 待制定 03.01.02.02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第5部分:食品(许可和日常监督检查部分) 待修订 03.01.02.03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第2部分:机构、人员 待修订 03.01.02.04 GB/T 14946.1—2019 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第1部分:数据元 现行 03.01.02.05 GB/T 19488.1—2004 电子政务数据元 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 现行 03.01.02.06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现行 3.1.3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03.01.03.01 市场监管基础代码集 待制定 03.01.03.02 市场监管机构代码 待制定 03.01.03.03 市场监管业务分类与代码 待制定 03.01.03.04 市场监管行政许可事项分类与代码 待制定 03.01.03.05 市场监管违法行为分类代码 待制定 03.01.03.06 市场监管产品分类与代码 待制定 03.01.03.07 食品流通许可证编号编制规则 待修订 03.01.03.08 小微企业分类 待制定 03.01.03.09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编制规则 待修订 03.01.03.10 食品经营许可证编号编制规则 待修订 03.01.03.11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值域代码第5部分:食品(许可和日常监督检查部分) 待修订 03.01.03.12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元值域代码第2部分:机构、人员 待修订 03.01.03.13 GS 15-2006 工商行政管理注册号编制规则 现行 03.01.03.14 RB/T 188—2015 认证项目分类及编码 现行 03.01.03.15 RB/T 191—2015 检测机构统一标识代码编码规则 现行 03.01.03.16 GB 11643—1999 公民身份号码 现行 03.01.03.17 GB 32100—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现行 03.01.03.18 GB/T 12402—2000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现行 03.01.03.19 GB/T 12403—1990 干部职务名称代码 现行 03.01.03.20 GB/T 12406—2008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现行 03.01.03.21 GB/T 12407—2008 职务级别代码 现行 03.01.03.22 GB/T 12408—1990 社会兼职代码 现行 03.01.03.23 GB/T 13745—2009 学科分类与代码 现行 03.01.03.24 GB/T 14885—2010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现行 03.01.03.25 GB/T 14946.2—2019 全国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第2部分:信息分类代码集 现行 03.01.03.26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现行 03.01.03.27 GB/T 2261.1—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 人的性别代码 现行 03.01.03.28 GB/T 2261.2—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 婚姻状况代码 现行 03.01.03.29 GB/T 2261.3—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3部分: 健康状况代码 现行 03.01.03.30 GB/T 2261.4—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4部分: 从业状况(个人身份)代码 现行 03.01.03.31 GB/T 2261.5—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5部分: 港澳台侨属代码 现行 03.01.03.32 GB/T 2261.6—2003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6部分: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码 现行 03.01.03.33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现行 03.01.03.34 GB/T 36377—2018 计量器具识别编码 现行 03.01.03.35 GB/T 36904—2018 电子证照标识规范 现行 03.01.03.36 GB/T 4657—2009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 现行 03.01.03.37 GB/T 4658—2006 学历代码 现行 03.01.03.38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现行 03.01.03.39 GB/T 4762—1984 政治面貌代码 现行 03.01.03.40 GB/T 4763—2008 党、派代码 现行 03.01.03.41 GB/T 6565—2015 职业分类与代码 现行 03.01.03.42 GB/T 6864—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现行 03.01.03.43 GB/T 6865—2009 语种熟练程度和外语考试等级代码 现行 03.01.03.44 GB/T 8561—2001 专业技术职务代码 现行 03.01.03.45 GB/T 8563(所有部分) 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 现行 03.01.03.46 C0109.1—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 第1部分:编码要求 现行 03.01.03.47 C0109.2—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 第2部分:要素要求 现行 03.01.03.48 C0123—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证照类型代码及目录信息 现行 03.01.03.49 C0129—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数据编码要求 现行 3.2应用数据标准 3.2.1业务应用数据标准 03.02.01.01 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02 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03 规范直销和打击传销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04 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督管理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05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06 市场监管跨部门协同业务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07 外资登记管理监测分析用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08 市场监管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09 行政执法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10 食品流通许可管理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11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12 小微企业名录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13 电子营业执照技术规范第1部分:电子营业执照数据规范 待修订 03.02.01.14 计量监督管理业务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15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16 企业质量信用业务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17 国家标准数据库及标准通报服务业务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18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管业务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19 执法打假快速反应业务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0 食品生产安全监管业务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1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2 计量行政许可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3 广告行政许可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4 工业生产许可证省发证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5 特殊食品注册备案业务与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6 价格收费监管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7 价格投诉举报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28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基本数据集 待修订 03.02.01.29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交换数据集 待修订 03.02.01.30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基本数据集 待修订 03.02.01.31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管理交换数据集 待修订 03.02.01.32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基本数据集 待修订 03.02.01.33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交换数据集 待修订 03.02.01.34 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基本数据集 待修订 03.02.01.35 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交换数据集 待修订 03.02.01.36 食品追溯基础数据规范 待制定 03.02.01.37 RB/T 189—2015 强制性产品认证业务数据规范 现行 03.02.01.38 GB/T 36902—2018 电子证照目录信息规范 现行 03.02.01.39 GB/T 36903—2018 电子证照元数据规范 现行 3.2.2政务管理数据标准(待制定) 3.2.3公共服务数据标准(待制定) 3.3大数据应用标准 3.3.1模型与应用技术标准 03.03.01.01 市场监管大数据分析模型要求 待制定 03.03.01.02 GB/T 35589—2017 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参考模型 现行 03.03.01.03 GB/T 32908—2016 非结构化数据访问接口规范 现行 03.03.01.04 GB/T 32909—2016 非结构化数据表示规范 现行 03.03.01.05 GB/T 34950—2017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现行 03.03.01.06 C0127—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模型要求 现行 03.03.01.07 C0130—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数据整合要求 现行 3.3.2分析监测标准 03.03.02.01 GB/T 35247—2017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技术通则 现行 03.03.02.02 GB/T 37538—2019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 现行 3.3.3风险预警标准 03.03.03.01 GB/T 35253—2017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分级导则 现行 3.4数据治理标准 3.4.1数据质量标准 03.04.01.01 市场监管数据质量总体要求 待制定 03.04.01.02 GB/T 36344—2018 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 现行 3.4.2数据处理标准 03.04.02.01 市场监管数据治理要求 待制定 03.04.02.02 GB/T 34960.5—2018 信息技术服务治理第5部分:数据治理规范 现行 4.应用支撑标准 4.1技术规程标准 04.01.01 市场监管应用支撑平台建设要求 待制定 04.01.02 市场监管信任服务建设要求 待制定 04.01.03 GB/T 30850.4—2017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4部分:信息共享 现行 04.01.04 GB/T 30850.5—2014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5部分:支撑技术 现行 04.01.05 GB/Z 19669—2005 XML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指南 现行 04.01.06 C0103—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移动端建设要求 现行 04.01.07 C0110—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接入要求 现行 04.01.08 C0111—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身份认证技术要求 现行 04.01.09 C0112—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信任传递要求 现行 04.01.10 C0114—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可信身份等级定级要求 现行 04.01.11 C0117—2018 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应急保障要求 现行 04.01.12 C0119—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签章技术要求 现行 04.01.13 C0120—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技术要求 现行 04.01.14 C0121—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接入测试方法 现行 04.01.15 C0124—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跨区域共享服务接入要求 现行 04.01.16 C0133—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运维保障系统接入要求 现行 4.2数据接口标准 04.02.01 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数据接口要求 待制定 04.02.02 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接口技术要求 待制定 04.02.03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格式设计指南 待制定 04.02.04 企业信用监管系统数据交换要求 待制定 04.02.05 网络市场在线巡查监管信息交换要求 待制定 04.02.06 行政许可监督监察平台数据交换要求 待制定 04.02.07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交换要求 待制定 04.02.08 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管理系统接口要求 待制定 04.02.09 GB/T 33478—2016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应用接口规范 现行 04.02.10 GB/T 33479—2016 党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接口规范 现行 04.02.11 GB/T 36906—2018 电子证照共享服务接口规范 现行 04.02.12 C0113—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信任服务平台接口要求 现行 04.02.13 C0122—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接口 现行 04.02.14 C0126—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交换与共享接口标准第1部分:数据交换要求 现行 5.业务应用标准 5.1业务流程标准 05.01.01 食品流通许可管理业务流程要求 待制定 05.01.02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流程要求 待制定 05.01.03 计量监督管理业务流程要求 待制定 05.01.04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业务流程要求 待制定 05.01.05 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管理业务流程要求 待制定 05.01.06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业务流程要求 待制定 05.01.07 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业务流程要求 待制定 05.01.08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参考业务流程 待修订 05.01.09 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参考业务流程 待修订 05.01.10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参考业务流程 待修订 05.01.11 食品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参考业务流程 待修订 5.2表证单书格式标准 05.02.01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文书格式要求 待修订 05.02.02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格式要求 待修订 05.02.03 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文书及年度报告格式要求 待修订 05.02.04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格式要求 待修订 05.02.05 小微企业格式要求 待修订 05.02.06 电子营业执照技术规范第2部分:电子营业执照格式要求 待修订 05.02.07 企业信用监管系统业务文档格式 待制定 05.02.08 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管理业务文书格式要求 待制定 05.02.09 食品流通许可证格式 待修订 05.02.10 食品生产许可证格式 待修订 05.02.11 食品经营许可证格式 待修订 05.02.12 GB/T 36905—2018 电子证照文件技术要求 现行 5.3业务系统标准 05.03.01 市场监管信息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待制定 05.03.02 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系统建设要求 待制定 05.03.03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技术要求 待修订 05.03.04 市场监管网站建设与管理要求 待制定 05.03.05 市场经营主体网络身份识别与验证系统技术要求 待制定 05.03.06 网络市场在线巡查监管系统技术要求 待制定 05.03.07 GB/T 36901—2018 电子证照总体技术架构 现行 6.安全标准 6.1基础通用安全标准 06.01.01 市场监管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待制定 06.01.02 市场监管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待制定 06.01.03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现行 06.01.04 GB/T 22240—202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现行 06.01.05 GB/T 18336(所有部分)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 现行 06.01.06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现行 06.01.07 GB/T 202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现行 06.01.08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现行 06.01.09 GB/T 20985.1—2017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第1部分:事件管理原理 现行 06.01.10 GB/T 22080—2016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现行 06.01.11 GB/T 22081—2016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实践指南 现行 06.01.12 GB/T 24363—200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计划规范 现行 06.01.13 GB/T 28453—201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评估要求 现行 06.01.14 GB/T 29245—2012 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现行 06.01.15 GB/T 30276—2013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漏洞管理规范 现行 06.01.16 GB/T 30279—2013 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等级划分指南 现行 06.01.17 GB/T 31496—201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现行 06.01.18 GB/T 31509—2015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指南 现行 06.01.19 GB/T 32926—2016 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部门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现行 06.01.20 GB/T 35282—2017 信息安全技术电子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现行 06.01.21 GB/T 38249—2019 信息安全技术政府网站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现行 06.01.22 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现行 06.01.23 GB/Z 24364—2009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现行 06.01.24 C0118—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管理要求 现行 6.2物理环境安全标准 06.02.01 GB/T 9361—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现行 06.02.02 GB/T 17618—2015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现行 06.02.03 GB/T 21052—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现行 06.02.04 GB/T 30278—2013 信息安全技术政务计算机终端核心配置规范 现行 06.02.05 GA 173—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现行 6.3通信网络安全标准 06.03.01 市场监管网络服务安全规范 待制定 06.03.02 GB/T 17900—1999 网络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技术要求 现行 06.03.03 GB/T 18018—2019 信息安全技术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现行 06.03.04 GB/T 18231—2000 信息技术 低层安全模型 现行 06.03.05 GB/T 18237(所有部分)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通用高层安全 现行 06.03.06 GB/T 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现行 06.03.07 GB/T 20272—2019 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现行 06.03.08 GB/T 25068.2—2012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 IT网络安全第2部分: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现行 06.03.09 GB/T 32925—2016 信息安全技术政府联网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现行 06.03.10 GB/T 9387.2—1995 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 现行 06.03.11 C0116—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网络安全保障要求 现行 6.4区域边界安全标准 06.04.01 市场监管应用系统授权与访问控制要求 待制定 06.04.02 GB/T 20275—2013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现行 06.04.03 GB/T 20281—2020 信息安全技术 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现行 06.04.04 GB/T 20945—2013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现行 06.04.05 GB/T 25062—2010 信息安全技术鉴别与授权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与管理规范 现行 06.04.06 GB/T 28454—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PS)的选择、部署和操作 现行 6.5计算环境安全标准 06.05.01 市场监管网络数据交换安全要求 待制定 06.05.02 市场监管信息存储安全管理要求 待制定 06.05.03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现行 06.05.04 GB/T 28452—2012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现行 06.05.05 GB/T 20273—2019 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现行 06.05.06 GB/T 19713—200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在线证书状态协议 现行 06.05.07 GB/T 19714—200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证书管理协议 现行 06.05.08 GB/T 25056—2018 信息安全技术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现行 06.05.09 GB/T 31167—2014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现行 06.05.10 GB/T 31168—2014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 现行 06.05.11 GB/T 35273—2020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现行 06.05.12 GB/T 31503—2015 信息安全技术电子文档加密与签名消息语法 现行 06.05.13 GB/T 31506—2015 信息安全技术政府门户网站系统安全技术指南 现行 06.05.14 GB/Z 19717—2005 基于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MIME)的安全报文交换 现行 06.05.15 GA 243—2000 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评级准则 现行 06.05.16 C0131—2018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隐私保护要求 现行 7.管理标准 7.1项目管理标准 07.01.01 市场监管信息化项目管理基本要求 待制定 07.01.02 GB/T 19668(所有部分) 信息技术服务监理 现行 07.01.03 GB/T 30850.2—2014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2部分:工程管理 现行 07.01.04 DA/T 28—2018 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现行 7.2软件开发管理标准 07.02.01 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软件文档编制要求 待制定 07.02.02 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指南 待制定 07.02.03 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要求 待制定 07.02.04 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验收流程管理要求 待制定 07.02.05 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实施与运行管理要求 待制定 07.02.06 市场监管信息化系统符合性测试要求 待制定 07.02.07 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售后服务管理要求 待制定 07.02.08 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现行 07.02.09 GB/T 15532—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现行 07.02.10 GB/T 25000(所有部分) 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现行 07.02.11 GB/T 18234—2000 信息技术 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 现行 07.02.12 GB/T 18491.1—2001 信息技术 软件测量 功能规模测量 第1部分:概念定义 现行 07.02.13 GB/T 18492—2001 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现行 07.02.14 GB/T 25000.51—2016 系统与软件工程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现行 07.02.15 GB/T 8566—2007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现行 07.02.16 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现行 07.02.17 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现行 07.02.18 GB/T 9386—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 现行 07.02.19 GB/Z 18493—2001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现行 7.3运维管理标准 07.03.01 市场监管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待制定 07.03.02 GB/T 28827(所有部分) 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现行 7.4信息管理标准 07.04.01 市场监管信息化动态维护型标准管理要求 待制定 07.04.02 市场监管政府网站内容管理要求 待制定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379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