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部: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9月23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9月1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
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根据《规划》有关部署,2021-2022年的年度新增建设任务将达到历史峰值,2023年开始部署改造提升任务,中央财政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落实《规划》部署建设任务?
对此,姜大峪指出,财政部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资金源头整合和投入力度。贯彻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源头整合,将原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土地整治工作专项资金和用于高效节水灌溉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设立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21年,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787.82亿元,同时推动地方通过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债券、土地出让收益等多元化渠道安排88亿元,支持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第二,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适应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共同事权属性,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同时,推动地方优化支出结构,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事项,促进中央和地方共同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此外,按照国务院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实施激励的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建后管护成效较好、省级政府投入力度较大的地区实施激励,进一步激发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地方尤其是省级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同时明确要求,激励资金全部用于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三,多措并举保障《规划》的年度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财政部将按照职责分工,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支持相关省份开展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在分配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各地粮食生产情况作为重要的测算因素,对13个粮食主产省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入撬动作用,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引导相关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推动各地进一步调动直接受益主体的管护积极性,促进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154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