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党百年话标准(98):完善气瓶标准体系,助力我国科技发展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10月18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对气瓶的性能、材料和压力参数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气瓶的种类、设计和制造水平迅猛提高。在80年代以前,我国只有钢质无缝气瓶和钢质焊接气瓶两类产品,80年代初期,内装硅酸钙多孔填料的溶解乙炔气瓶开始推广应用,取代了爆炸事故频发、污染严重、能源浪费的移动式乙炔发生器;80年代中期,轻质高效的铝合金无缝气瓶得到了应用;进入90年代末,为适应CNG清洁能源汽车、便携式呼吸器救生装置的需要,我国开发了以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缠绕气瓶,使得气瓶的重/容比由1.4kg/L左右降低到0.7~0.5kg/L,大幅减轻了气瓶重量;本世纪初,高真空低温绝热技术在气瓶上得到了应用,使得氧、氮、氩、LNG等传统上的永久气体,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极大提高了气体运输效率。我国气瓶行业的发展紧跟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及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气瓶新品种、高参数等特殊需要的产品,为我国各行业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气瓶种类的不断增多,我国于1983年成立了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会编号为SAC/TC 31。经过近30年的气瓶标准化体系建设,我国已形成了包含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气瓶附件标准、充装标准、检验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使用标准和信息化标准等比较完善的气瓶标准化体系。目前,已发布气瓶标准70项,在研标准6项,共计76项。我国气瓶标准化体系框架见图1。
近30年来,气瓶标准化引领我国气瓶行业从弱小走向强大,使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仅有钢质无缝气瓶和钢质焊接气瓶生产的国家,迅速发展为具有铝合金无缝气瓶、不锈钢气瓶、纤维缠绕气瓶、高真空低温绝热气瓶以及内装填料的溶解(吸附)气瓶等气瓶生产能力的大国。可以说,我国现有的气瓶结构及应用范围,已涵盖了当今世界所有的气瓶种类,与世界保持同步发展。目前,我国每年的气瓶生产总量和在用气瓶的社会保有量,均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气瓶制造和使用大国,同时也是出口大国。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各行业的协同努力,互相支持、互相依赖。以当今世界引领能源发展潮流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为例,就需要轻质、高压的气瓶作为氢燃料的储存容器。基于汽车的续驶里程需要,气瓶的工作压力高达70MPa,而储氢密度需达5%以上。为适应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我国适时制定了GB/T 35544-2017《车用压缩氢气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比ISO 19881-2018《气态氢——陆地车用燃料气瓶》提前一年发布。在国家标准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21年完成了《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计划号20210875-T-469)立项工作,标志着我国在高压储氢气瓶制造技术上的有一次飞跃。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175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