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标准”欲树高标准品牌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3月10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上海标准”标识制度是《上海市标准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创设性规定。《条例》明确,推行“上海标准”标识制度,在上海本市制定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经自愿申请和第三方机构评价,符合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要求的,可以在标准文本上使用“上海标准”专用标志。根据《条例》的基本定位,就是要按照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要求,把“上海标准”作为高标准品牌来打造,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价的方式,在上海树立一批高水平标准,使“上海标准”专用标志成为高标准的特有符号,“上海标准”成为高标准的代名词。
“上海标准”是上海的,也是国际的。一方面,要依托技术优势、产业优势,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更多“上海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另一方面,要欢迎外资企业、国外标准化机构等参与“上海标准”制定,提升“上海标准”国际认同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认为,“上海标准”要适应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以国际视野、开放思维,思考“上海标准”如何助推未来15年上海高质量发展,并且通过上海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甚至在全球高质量发展当中发挥作用。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积累了非常好的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模式,应该增加标准的互通性,让它为全国分享、全球分享,特别是中国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去分享,这也是“上海标准”的另外一个价值。
此次“上海标准”工作座谈会上,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为上海标准化工作建言献策。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主席沈远东认为,加快“上海标准”专业评价机构的建设,以保证评价制度和方法的科学、公正,确保“上海标准”的高质量和先进性。同时,发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积极探索在沪外资企业申报“上海标准”的可行性,加大与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研究“上海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机制。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轮值总裁吴小东表示,实现国际国内标准同步,要将标准化技术资源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充分对接,实现创新链、标准链、产业链紧密结合。同时,在上海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当中,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标准先行,实现标准化资源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充分对接。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刘迎风认为,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围绕公共数据、数据安全能力、城市运行“一网通办”城市治理要素编码等一系列具体的需求,在数据要素市场上,数据开发应用、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领域开展标准规范的研制,推动标准宣贯和应用推广,力争打造一批数据治理领域的“上海标准”,能够更好地提升公共数据治理的能力,挖掘数据的价值,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自动化协会(ISA)“雷蒙德D.莫洛伊奖”获奖专家陈德基建议,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推广统一的互联互通的数据标准,城市数字化转型需要连通不同的行业,数字化城市的未来是多个产业物联网的互联互通,需要标准化的互联互通。
上海奥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华黎建议,企业是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的重要力量,要推动民营企业敢于将技术产品成果融入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实现创新成果的标准化。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海将按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要求,按照上海城市定位,制定及实施新一轮上海标准化战略,进一步完善上海标准化工作机制,更有力推进“上海标准”标识制度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广“上海标准”应用。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50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