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亮:信息技术推动渔业现代化发展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4月29日 转载于 中国农业监测预警微信号

2021中国农业展望大会4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举行了水产品、饲料专题报告会。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道亮教授作了“我国智慧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1中国农业展望大会4月20-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举行了水产品饲料专题报告会。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道亮教授作了“我国智慧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李道亮:信息技术推动渔业现代化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李道亮教授提出,智慧渔业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渔业生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渔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系统集成,使人们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渔业生产,对渔业物理世界实时控制和精确管理,从而实现渔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智能决策。智慧渔业在技术进展方面分为六个方面:一是智能物联网技术,包含信息获取与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二是大数据技术;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水产养殖生命获取、水产生物生长调控与决策、鱼类疾病预测及诊断、水产养殖环境感知与调控等;四是水下机器人技术;五是智能装备技术,包括智能投饵机、鱼类分级装备等;六是区块链技术。

 

  关于智慧渔业在产业中的应用,李道亮从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即池塘养殖、陆基工厂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和海洋牧场养殖。他指出智慧渔业在每个水产养殖都是多技术的融合。他还表示,水产养殖有先天制约因素,如:规模分散、组织化程度低,装备化水平低,数字化建设薄弱,老龄化问题突出,以及“卡脖子技术”尚未完全解决等。而产业方面,存在水产养殖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不平衡,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渔业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不平衡、不充分;渔业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

 

  李道亮提出渔业发展多条建议:技术上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国际技术;政策上加强顶层设计、配套政策扶持等;建立先导区和示范区;完善智慧渔业产业链,渔业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创新培训机制,培育智慧渔业主体;加强科技研究,促进智能技术水平提升;加强智能装备示范、产学研用联合体等,推动实现渔业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390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进入企业标准托管

您可以通过编辑查新模板,批量查询指定标准集的最新情况。我们会通过查询,向您展示您所查询标准的:

1. 准确的标准号及标准名称(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您提交的标准号进行自动纠正)

2. 标准的最新状态(现行、废止或未发布)

3. 若标准已废止并被新标准替代,会反馈被替代的标准

4. 若您已托管此标准,便可以实时跟踪这个标准的最新状态

标准查新 模板下载

您可以在这里检索全球超过140万条标准,支持上百个国内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查询。您也可以在这里检索国内各类国家、部委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更多标准子库在持续建设中。

标准检索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大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