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寒地区电动汽车标准体系正在建立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1月26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据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秘书长李日光介绍,汽车工业最大的特点是要有标准,才能进行生产,没有标准先行,汽车制造不能保证质量,电动汽车产业也是一样。
据介绍,在2017年高寒地区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团体标准基础上,2018年根据汽车制造企业相关实践和应用又进行了修订,新的团体标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标准的起草指导人包括汽车行业著名院士郭孔辉和李骏。标准起草主导单位为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宽温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实施。吉林省汽车电子协会是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团体标准试点单位,试点内容就是建立高寒地区汽车标准体系,目前,高寒地区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已进入了国家标准化工作布局。
标准起草单位涵盖了中国一汽、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车长客等单位,目前已经起草了69项团体标准,其中对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在零下20℃、零下30℃和零下40℃温度下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为产业发展和纯电动汽车技术创新起到了助推作用,全国很多车企都以这个标准作为参照。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全新的产业体系和消费观念逐步改变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但是,能够在南方地区正常使用且性能优越的大量电动汽车,在高寒气候环境下几乎无法启动,即使能够行驶,续航里程也会大打折扣。原因在于,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据了解,现行国家标准主要针对零下20℃至零上55℃温度范围内的动力电池性能指标进行了规范要求。而在我国高寒地区,特别是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冬季低温普遍在零下20℃至零下30℃之间,极端天气可低至零下40℃以下。
李日光说:“目前,电动汽车在高寒地区的使用的确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技术攻关,但电动汽车仅就电池说电池是片面的,高寒地区电动汽车的整车制造也不能忽视,因为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在电子电器、轻量化等方面协同并进,实现汽车的整体一致性和稳定性。”
李日光表示,我国高寒地区对电动汽车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在高寒气候环境下能够正常充电、启动和行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续航里程,就要对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在高寒环境下的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为企业生产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提出产品性能标准,也为用户提供选择产品的参考标准。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306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