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党百年话标准(52):中俄民机标准合作的三个“探索”和“首创”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7月23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2016年3月,在中国工信部、国家标准委、俄罗斯工贸部、俄罗斯技术调节与计量署的共同支持下,中俄双方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工业合作分委会民用航空合作工作组”机制下,组建了中俄民机标准专题组(以下简称专题组)。广泛吸纳两国民机研制企业、科研院所、标准化机构数十名专家参与,紧密围绕中俄联合研制的CR929等民机项目需求,开展标准化合作。
2016年9月,专题组制定并签署了 “中俄民机标准互换互认工作程序”,据此完成了首批767项中俄两国标准目录的交换。2017年3月,专题组制定并签署了“中俄民机标准正文交换程序”,在先期交换标准目录的基础上,选取了591项标准进行了正文交换。2017年至2018年,专题组完成了首批591项中俄两国标准正文的翻译、比对、分析,形成了初步的标准适用性分析报告,并进行了多轮研讨磋商;2019年3月,专题组签署了首批“中俄民机标准互认目录”,互认目录中包括232项中俄两国标准,其中中方标准181项,俄方标准51项,全部为中、俄两国自产标准。并将互认目录及标准推荐至CR929等项目选用,为型号研制提供了有力的标准化工作支撑。2019年4月,“中俄民机标准互认目录”被纳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2019年3月,在前期中俄民机标准比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CR929等民机项目需求,专题组进一步探索联合修订俄罗斯标准。组建了噪声控制(TF1)、通用质量特性(TF2)两个任务小组,邀请中俄两国二十余名专家参与,对《GOST 20296-2014 民用飞机和直升机—客舱及驾驶舱允许的噪声声级及其测量方法》和《GOST R 56080-2014航空技术产品—飞行安全性、可靠性、测试性和维修性计划—通用要求》两项俄罗斯标准开展联合修订,使其主要技术指标满足两国联合研制的民机项目需要。
2019年10月,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TF1、TF2两个任务小组的中俄专家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成功完成了对上述两项俄罗斯标准的修订,调整了标准的关键技术指标,制定了标准补充文件。
经过多年密切配合,中俄两国专家逐渐形成工作默契,具备将合作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基础。2019年联合修订标准工作的顺利完成,为两国专家树立了信心。2019年10月,双方商定结合共同技术优势,根据民机研制急需,探索联合编制标准。
2020年,中俄两国专家联合提出的ISO 5224《旋翼飞行器飞行动力学—概念、量和符号》国际标准提案在ISO/TC20/SC8“航空航天名词术语分委会”正式立项,目前已推进至DIS阶段。2020年初,专题组成立了声学设计要求(TF3)任务小组,启动了联合编制《运输类飞机舱内声学设计要求》任务,目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计划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标准草案编制,后续将按照两国有关要求和工作程序等同发布为两国国家标准。
在两国四部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两国民机研制领域各单位的积极参与下,中俄民机标准合作开展了诸多首创性工作,首创之一:围绕航空器联合研制,开展基于两国自产标准的互认合作;首创之二:结合航空器联合研制项目需求,开展对俄罗斯标准的联合修订;首创之三:密切跟踪航空技术发展趋势,联合编制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中俄民机标准合作,探索了一条基于两国工业合作开展标准化合作的路径,有关合作经验可在其他行业的标准化合作中复制、推广。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29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