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话标准:标准抗疫——新冠肺炎动物模型制备国家标准研制手记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5月06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2020年初,全国奋起迎战新冠疫情。面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冠状病毒,人类对它有太多的疑问:它入侵的受体是什么,它带来的机体免疫反应是怎样的,它在各组织内如何分布,它的复制规律、病理发生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它的哪些基因与因子在发挥关键作用,它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传播……这些都是药物和疫苗研发的基础问题,也都需要通过动物模型去研究。因此,动物模型构建被列为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五大科研主攻方向之一。
只争朝夕



任务急、危险大、责任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承担起构建新冠动物模型的任务。报国刻不容缓,奉献无需多言,行动的号角一经吹响,战士们迅速回归战场。从一张张返回北京的车票,到一次次实验台上的执念,在负压实验室内,面对着世界上数倍浓度的病毒以及比病人更危险的感染动物,他们浑然不顾个人安危,心中只有一件事——“抗疫,救国”!

时间就是生命,动物模型慢一天,所有疫苗都要等一天。效率也是生命,动物模型不准确,就有可能错放无效疫苗、错杀有效疫苗,给疫情防控带来灾难。情况越是紧急,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

虽然是第一次与这个病毒打交道,但研究人员知道,这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而进入21世纪后,主要有两种冠状病毒导致人类的严重传染病:一个是引起非典的SARS病毒,另一个是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MERS病毒。

基于非典以来历次传染病攻关的资源和技术积累,研究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病原敏感动物分析,第一时间锁定了新冠病毒敏感动物,迅速确定利用ACE2基因建立动物模型,节省了探索时间。

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团队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在研究初期因为对病毒不了解,团队在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时,必须精确掌握攻毒剂量,保证所有动物模拟病情同时不至死亡。团队需要对所有动物一个个肺叶进行检测,一个个脏器进行检查,虽然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但却使得研制的动物模型更加准确可靠。

1月7日完成了易感动物分析,紧急制定了实验方案;

1月8日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委员会紧急审查了动物实验方案;

1月10日,研究所利用保种的hACE2转基因小鼠,开始扩大培育;

1月23日与医科院病原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合作,获得病毒后立即进行动物感染实验,平行建立了模型检测和诊断的所有技术体系;

1月29日,成功建立了人冠状病毒受体ACE2人源化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2月14日,成功建立了恒河猴模型;

2月18日,两种动物模型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




7个月发布国标



整个研制过程“一气呵成”,此模型是全球最早的动物模型。但由于保存的种子数量少,许多科学家依然无法及时用上动物模型,团队一方面抓紧与动物生产企业合作,实现了小鼠快速、大量繁殖。另一方面,紧急申请国家标准立项,指导全国各地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继2020年4月8日紧急下达制定计划后,2020年11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实验动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动物模型制备指南》(GB/Z 39502-2020)。该标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制,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1)负责归口。标准分别从易感性动物、代表性病原、疾病再现最大化与规范化、生物安全等方面强调了模型制备原则,从动物选择、病原准备、感染途径、感染剂量、感染环境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给出了模型制备方法建议,从临床症状、抗原抗体检测、病理学检查等方面给出了模型评价指标。

此外,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主导制定、与国家标准配套的团体标准《实验动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动物模型制备技术规范》(T/CALAS 98-2020)规定了模型制备过程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规范,已于2020年12月1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正式发布,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抢占先机



新冠科研攻关,得益于动物模型率先突破。按照本国家标准制备的动物模型成功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写入国家卫生健康委诊疗方案第六版,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次动物模型制备研究不仅在动物模型应急研制历史上创造出“中国速度”,更为我国在新冠肺炎致病机制、传播途径、药物研发、疫苗研发等领域的领先抢占了先机,使我国成为国际上首个可以遵照科学程序研发疫苗的国家,使中国疫苗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国际的评议。

目前我国已制定实验动物国家标准86项,团体标准98项,地方标准80余项,这些标准涵盖了实验动物通用、管理、质量控制、检测方法、饲养繁育、使用、从业人员、动物模型、动物实验、实验动物相关产品、运输、安全等方面,建成了全国层面的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体系。这些标准为实验动物行业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提供基础,为政府行政许可和执法提供技术依据,规范了实验动物行业发展、保证了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质量、促进了医药行业经济的发展和医药产品的国际互认,保障了动物实验研究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61个读者。

标签: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进入企业标准托管

您可以通过编辑查新模板,批量查询指定标准集的最新情况。我们会通过查询,向您展示您所查询标准的:

1. 准确的标准号及标准名称(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您提交的标准号进行自动纠正)

2. 标准的最新状态(现行、废止或未发布)

3. 若标准已废止并被新标准替代,会反馈被替代的标准

4. 若您已托管此标准,便可以实时跟踪这个标准的最新状态

标准查新 模板下载

您可以在这里检索全球超过140万条标准,支持上百个国内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查询。您也可以在这里检索国内各类国家、部委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更多标准子库在持续建设中。

标准检索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大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