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话标准(65):棉花质量标准的自主创新之路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8月13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与消费国,棉花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棉花生产流通关系着上亿农民、上千万纺织工人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棉纺织品出口和对外贸易。棉花质量检验数据可谓“四两拨千斤”,如若棉花纤维的长度值测短1毫米,那么一吨棉花的价格将相差200余元人民币,以2020年我国棉花总产量591万吨计算,将对广大棉农造成十几亿元的损失。因此,棉花质量检验数据的精准度至关重要,历来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回首百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棉花质量国家标准逐步实现了自主创新,棉花质量检验实现了从感官检验到仪器化检验的“质”的飞跃。实现我国棉花质量标准和检验技术的全面自主创新突破,是每一位从事棉花质量检验人员的“中国梦”。

我国棉花质量标准的起源

棉花是我国的优势纤维资源,同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和纺织原料,我国种植棉花有3000多年历史。最初,人们进行棉花交换或交易时,主要通过“手感”和“目测”的方法来判定棉花质量,并逐步积累了对棉花“含水、含杂以及籽棉衣分”等评定经验。18世纪形成了“黄白分等论精细”的判定模式。19世纪盛行按照“产地、品种和颜色”区别棉花品质优劣。1928年10月,中国华商纱布交易所以棉花品种、产地为主要依据,采用汉口细绒棉为标准,郑州细绒棉、太仓黑籽棉、常熟黑籽棉等为相等品级,这是中国棉花质量标准与检验工作的开始。

1932年1月,上海商品检验局在美国棉花品级实物标准的基础上,采集全国棉样,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棉花质量分级标准(包括棉花品级实物标准)。标准中规定,棉花品级条件主要包括色泽、轧工和夹杂物;棉花手扯长度以1/8英寸为单位,7/8英寸为标准品。
新中国棉花质量标准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冬,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持召开全国棉花生产会议,讨论并确定了棉花质量分级标准内容:一是棉花类别和等级,白棉分六个级、霜黄棉分五个级、粗绒棉分五个级。二是棉花品级评定条件,分为色泽、夹杂物和轧工质量三项。三是棉花长度,以1/16英寸为单位。195011月和19513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先后批准发布《全国棉花会议关于检验技术的决定》和《棉花检验规程》。19518月,纺织工业部、贸易部、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决定,以中央制发的棉花品级实物标准为依据,由各大行政区的有关部门参加联合仿制工作。1952 4月至8月,纺织工业部纤维检验总局在上海市设立“棉花品级实物标准制造室”,统一制做棉花品级基本标准,经纤维检验总局审定后,全国统一使用。1955年,纤维检验总局将棉花品级分为2~12级。

由于12级标准过于繁琐,1959年国家科委组织提出三个棉花标准试验方案,并开展试点和验证。1967年,国家科委等多部门共同召开棉花新标准扩大试点会议,通过了推荐的棉花标准方案,将棉花品级明确为七个等级,并在全国开展试点。1971年9月中国科学院给李先念副总理关于棉花标准问题的报告,经李先念副总理及余秋里等领导同志的批示同意,认为新七级棉花标准基本上是可行的。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轻工部、商业部、农林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发GB 1103-72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试行草案,从当年9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棉花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棉花品级分为七个级;二是分别规定了籽棉、皮辊棉、锯齿棉的品级条件,并作为制作棉花品级实物标准的依据;三是将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三个指标作为评定品级的依据,突出棉花内在质量;四是将棉花手扯长度单位改为公制。
改革发展中的棉花质量标准

1998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42号),明确要求加快棉花质量标准改革工作。19997月,第一次修订的GB 1103-1999《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发布。该标准的鲜明特征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保证了我国棉花质量指标与国际一致或接近。

2007年6月,第二次修订的GB 1103-2007《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发布。增删项目内容多达十四项,其中棉花色特征级作为推荐性条款引入国家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基本满足了我国棉纺织行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与国际通行棉花质量标准接轨。   

2012年11月,第三次修订发布的《棉花》标准作出重大调整,将标准分为两个部分,即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和GB 1103.2-2012《棉花 第2部分:皮辊加工细绒棉》。第1部分的修订主要是对“棉花品级指标”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棉花品级,构建了棉花颜色级质量分级指标体系,实现了棉花颜色级的仪器化检验以及在棉花产业内的全面应用。第2部分的修订取消了色特征级质量指标,仍保留品级质量指标。

2021年7月2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铸造机械安全要求>等2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棉花 细绒棉》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项目立项,将对GB 1103.1-2012和GB 1103.2-2012整合修订。这是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按照国务院关于强制性标准改革的部署,对棉花标准作出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棉花质量标准有力促进检验制度变革

棉花质量标准关乎老百姓“衣食住行”之“衣”、“温饱问题”之“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棉花质量标准有效服务于我国棉花质量检验制度的改革创新,强化了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了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棉花质量标准的不断创新、逐步成熟,我国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定的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制度。棉花质量公证检验是一种特殊监管模式,是由政府部门实施检验并出具凭证,并由政府财政承担费用的监管活动,属中央事权、财政保障。

多年来,依托不断创新发展的棉花质量标准,公证检验制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棉花质量与公证检验体系、棉花质量国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棉花市场体系建设持续升级,棉花专业仓储和现代物流有序发展,国家棉花市场宏观调控成效显著,棉纺织行业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岁月峥嵘,时光荏苒。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棉花质量标准与检验监测事业筑梦、追梦,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干劲,实现了棉花质量标准与公证检验制度的改革创举,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人将以勇气、智慧和毅力,奋力前行,努力践行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担当!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15个读者。

标签: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进入企业标准托管

您可以通过编辑查新模板,批量查询指定标准集的最新情况。我们会通过查询,向您展示您所查询标准的:

1. 准确的标准号及标准名称(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您提交的标准号进行自动纠正)

2. 标准的最新状态(现行、废止或未发布)

3. 若标准已废止并被新标准替代,会反馈被替代的标准

4. 若您已托管此标准,便可以实时跟踪这个标准的最新状态

标准查新 模板下载

您可以在这里检索全球超过140万条标准,支持上百个国内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查询。您也可以在这里检索国内各类国家、部委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更多标准子库在持续建设中。

标准检索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大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