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党百年话标准(96):“茶业之乡”的标准化之路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10月11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茶叶标准化建设也紧跟国家标准化改革步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一个行业抓质量提升”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标准,助推茶产业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推动中国茶行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针对出口茶叶建立了多套商品茶实物标准样,70年代起,供销系统建立了各类用于收购的毛茶实物标准样;80年代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逐步发布、实施了各类茶叶标准。此时,茶叶标准归在食品标准之下,制修订工作受局限较大。
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标准对规范市场的作用越发凸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2008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茶标委”)正式成立,主要负责茶叶领域标准化工作,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茶标委通过参与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评价、清理和组织完善茶叶国家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我国茶叶标准体系,形成了以茶通用标准、茶类通用标准和再加工茶标准三个层次的基础标准、卫生与标签标准、质量标准和方法标准的国家茶叶标准体系。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进入了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茶园种植面积、产量、效益均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标准对产业的贡献率逐年上升,茶叶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标准已覆盖茶叶种植、加工、包装、流通全过程的全产业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茶叶标准化工作不仅在国内获得了稳步有序的发展,参与ISO国际茶叶标准化活动也更积极、更活跃和更富成效,在国际标准化方面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我国参与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始于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多年来我国专家积极参与ISO/TC 34/SC 8组织的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茶氨酸等指标的国际实验室环试;近20年组团参加了 8次ISO/TC 34/SC 8委员会会议,并于1986年、2003年、2008、2019年在杭州分别承办了4次茶叶国际标准化会议。
其中2019年在杭州举办的ISO/TC 34/SC 8第27次会议,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等10余家权威主流媒体和平台对会议进行了密集宣传报道,会议成果得到国标委、供销总社等领导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同期陈设特别展厅,全方位展现和体验新时代中国六大茶类和茶叶深加工产品,既是对中国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也提高了国际代表对我国专家从事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技术力量的认知和信任,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实质性参与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
《绿茶 术语》国际标准制定工作自2012年作为前期研究项目立项,2017年12月正式立项并成立了ISO/TC 34/SC 8/WG 10工作组,成员由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日本、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国的茶叶标准化专家组成。该标准自2017年正式立项,历经准备工作草案(WD)、委员会草案(CD)、征询意见草案(DIS)及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等各个阶段,2021年5月正式发布和实施。ISO 18449:2021(E)《绿茶 术语》国际标准包括序言、前言,以及标准范围、参考资料、术语和定义等三个主体部分,对绿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等特性作了明确规定,为绿茶在国际贸易中的分级和评价提供了依据。该标准是茶叶领域由我国专家牵头研制发布的第一项国际标准,向世界充分展现了我国茶叶标准化水平,代表了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工作中从参与到主导的角色转变,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茶叶标准化工作中的贡献度,对推动全球绿茶贸易和消费具有里程碑意义。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125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