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标准研究或将在今年下半年结题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1年05月19日 转载于 中国标准化

“2021中国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大会”当天在北京举行。在大会开幕式上,中日友好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揭牌运行。
卢清君表示,中日友好医院自2019年起开始探索5G技术在互联网诊疗方面的应用,现已实现三大电信公司5G基站在院区内的全覆盖,在远程医疗方面有了非常好的能力提升。尤其是5G强大的通信能力、低时延能力,为远程医疗传输图像和实时高清视频运用带来便利条件。
此外,医院还探索将5G与一些新技术,包括一些培训和教学技术相结合。目前运用较多的是中医针灸与西医结合的针刀技术,通过超声影像的实时诊断和传输,教授地方的针灸医生学会使用这项技术。学员回到地方开展相应技术时,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在线实时指导,减少误操作,提高了治疗的准确度。
卢清君指出,只有5G能为相关技术提供更好的方案,“因为它提供1080P以上的高清视频,同时它的时延可以降到30毫秒以下”。大医院的诊疗技术可以通过这一模式进行传授,“包括以后开展的超声介入、内窥镜的技术,都可以借用5G的通讯方式传播下去”。
5G通讯网络也将为患者的就诊体验带来提升。卢清君举例说,在4G时代查询CT核磁等检查报告时,患者只会得到一张报告,没有原始图像。因为原始CT图像的格式大小在0.5G到1G之间,4G传输需要很长时间。进入5G时代,患者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获得原始CT影像并存储到健康档案中,下次就诊时可以共享给下一位医生。
卢清君也指出,探索利用5G通讯开展互联网医疗也需要控制其质量标准。当一项新技术在使用5G通讯时,需要技术匹配来保障通讯的稳定性和时延的有效性。
“我们在各地去建设平台的时候,发现每个医院建的通信参数都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去共同建立医院间的5G通信网络,这样才会避免木桶的短板效应,不至于因为任一端的通讯能力下降而影响整体的医疗质量。”他说。
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国5G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标准研究的组织单位。卢清君表示,课题组自去年启动以来,已经在全国征集了30家大型医院的应用案例,涉及24类应用、80多个场景,并已经在加紧测试。15日当天,医院还启动了第二批案例征集,到今年6月底会再增加一些医院实际操作用的案例。
卢清君指出,这些案例的背后是实际应用中进行的技术参数测试,凝练出技术标准,为下一步撰写5G医疗行业卫生标准提供相关数据依据。“这个工作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进行结题,会有一个标准初稿提交给相应的国家标准委员会。”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249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