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剩饭剩菜消费提示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08月21日 转载于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微信号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老百姓的餐桌上日益丰盛,有时吃不完难免有剩饭剩菜。为避免餐饮浪费现象,特做如下消费提示。
01 坚决抵制餐饮浪费
消费者要增强节约意识,拒绝铺张,科学点餐,理性消费,吃多少点多少。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鼓励分餐。在集体食堂进餐,用餐人员应按需、少量、多次取餐,尽量“光盘”;在外就餐时,餐厅服务人员应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根据用餐人数给出建议,避免浪费,吃不完应打包带走;在家做饭应按需适量,避免剩饭剩菜。
02 剩饭剩菜不隔餐
剩饭剩菜可短时间存放在玻璃、陶瓷餐具或容器里。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饭剩菜中午吃,中午的晚上吃,最好在5-6小时内吃完。叶类蔬菜不过夜。
03 选择贮存方式
热的食物不能放冰箱,需放凉至室温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否则,热的食物直接放入低温环境,会引起水蒸气凝结,容易生长霉菌,导致冰箱内环境或食物发生霉变。需要提醒的是,荤菜应尽量在餐后2小时内放入冰箱,以避免细菌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胺类、酚类等。
04 注意贮存温度
冷藏室温度应设在0-6℃之间,有利于减缓某些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降低食物中有害细菌过度生长或产生毒素的可能性。剩饭剩菜不推荐放在冷冻层保存。
05 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
剩饭剩菜食用前,要看和闻,判断无异常后彻底加热再食用。特别是在夏秋季,如果食物色泽改变、有霉斑、发黏,或酸、臭等异味,说明已变质,不可再食用。
06 特殊人群勿食用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幼儿、老人、孕产妇以及患慢性病、癌症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剩饭剩菜。鉴于部分微生物(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即使在冷藏条件下,也可能会大量繁殖;若食用剩饭剩菜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近就医。
一粒粮食饱含滴滴汗水,一张餐桌传承优良品德。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餐饮浪费!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540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