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GB 30616-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亮点解读
由 平台编辑 在 2020年10月20日 转载于 食品伙伴网

10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42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GB 30616-2020,以下简称2020版)。食品伙伴网将2020版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GB 30616-2014,以下简称2014版)进行了比对,并对2020版中的亮点进行了归纳和解读。供大家参考。
亮点一:修订食品用香精、液体香精、乳化香精的定义
2020版修订了"食品用香精"定义,明确不包括增味剂。
修订两个了液体香精和乳化香精的定义:液体香精为以液体形态出现的各类香精;乳化香精为以乳浊液形态出现的各类香精。
亮点二:修订了原料要求和理化检测方法
(1) 原料要求
在附录A部分新增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的原料和工艺要求;
(2)理化检测
2020版砷的指标仍然是≤3mg/kg,但修订了需要检测无机砷的情况。2014版要求"对含有来自海产品成分的食品用香精只测定无机砷含量,无机砷含量应≤1.5 mg/kg",2020版中明确"当砷的含量大于此值时,再测定无机砷含量,无机砷含量应≤1.5 mg/kg"。
另外,修改了香味、水分、过氧化值、粒度、千倍稀释液稳定性、重金属含量、砷含量的检验方法。其中,水分的检验明确已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3-2016中第三法为仲裁法;新增粒度检测方法粒度分析仪法,与生物显微镜法(仲裁法)可以选其一使用。新增理化检测相关的试剂和水的要求。
亮点三:修订了食品用香精的标签要求
2020版规定"按照GB 299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进行标示,凡因含有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而无法检测相对密度和折光指数的液体香精,其产品标签上应标示本产品含有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与2014版相比,将"含有食品用热加工香料的的产品"限制为"液体香精";将在配料表中标示"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修改为"标签应标示本产品含有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
此外,不再要求"含有来自海产品成分的食品用香精"在产品标签上注明"本产品含有海产品成分"。
亮点四:辅料增加了3种,其他辅料删减了7种
食品用香精中允许使用的辅料名单中增加了三种辅料:三乙酸甘油酯、柠檬酸三乙酯和异丙醇。
食品用香精中允许使用的其他辅料名单中删除了7种其他辅料:甜菜红、高粱红、柑橘黄、天然胡萝卜素、木糖醇、罗汉果甜苷、赤藓糖醇。
亮点五:CNS编码、INS编码的修订
增加了明胶、DL苹果酸、DL-苹果酸钠、迷迭香提取物、植酸的INS编码;增加了DL苹果酸、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DL酒石酸的CNS编码;修改了硬脂酸钾 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的INS编码。
要注意的是,对于CNS编码和INS编码:与GB 2760-2014相比,GB 30616-2020增加了迷迭香提取物、DL-苹果酸、植酸的INS编码,修订了硬脂酸钾 硬脂酸钙 硬脂酸镁、DL-苹果酸钠的CNS编码,其他的是同步了GB 2760的规定。
亮点六:新增食品用香精辅料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规格
新增附录D食品用香精辅料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质量规格,包括了范围、结构式、技术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并在附录C中给出了其检测方法。
您是这篇文章的第423个读者。
我的资讯收藏
托管标准,您可以接收以下服务:
1 标准定期系统查新,若有最新版本,会以站内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用户;
2 随时在标准托管页面中查看到该条标准的最新状态;
3 若用户有在学习和科研中的需要,可以在标准托管页面中试阅标准;
4 企业如果需要上新产品,我院及时提供标准查询、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5 为企业在标准制修订、企业良好行为创建以及标准化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联系我院指定相关专家负责进行指导帮助、提供政策咨询;
6 为企业提供标准化政策的解读、标准化知识的推广培训、标准自我公开声明、标准文献的免费查询、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资讯点击排行榜 全部
资讯标题点击
[[ n.title ]] [[ n.read ]]大连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版权:大连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高原街56号
电话:0411-82740851
